11、下列成语与“叶公好龙”结构不同的一项是:( D )
天女散花
愚公移山
八仙过海
削足适履
12、齐宣王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不拜。王曰:“父老以为少耶?”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闾丘先生又不拜。王曰:“拜者去,不拜者前。”曰:“寡人今日来观,父老幸而劳之,故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先生独不拜。寡人自以为少,故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先生又独不拜。寡人得无有过乎?”
闾丘先生对曰:“惟闻大王来游,所以为劳大王。望得寿于大王,望得富于大王,望得贵于大王。”王曰:“天杀生有时,非寡人所得与也,无以寿先生;仓廪虽实,以备灾害,无以富先生;大官无缺,小官卑贱,无以贵先生。”
闾丘先生对曰:“此非人臣所敢望也。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平其法度,如是臣可少得以寿焉;春秋冬夏振之以时,无烦扰百姓,如是臣可少得以富焉;愿大王出令,令少者敬长,长者敬老,如是臣可少得以贵焉。今大王幸赐臣田不租,然则仓廪则虚也;赐臣无徭役,然则官府无使焉。此固非人臣之所敢望也。”齐王曰:“善。愿请先生为相。”
(选自《说苑?善说》)
【注释】
①闾丘,复姓,闾丘先生是齐国大夫闾丘婴的后裔。
②不租:不缴纳租税。
对下列带括号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劳”:安慰
春秋冬夏(振)之以时。“振”:通“赈”,救济。
望得(寿)于大王。“寿”:敬酒。
今大王(幸)赐臣田不租。“幸”:侥幸。
13、齐宣王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不拜。王曰:“父老以为少耶?”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闾丘先生又不拜。王曰:“拜者去,不拜者前。”曰:“寡人今日来观,父老幸而劳之,故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先生独不拜。寡人自以为少,故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先生又独不拜。寡人得无有过乎?”
闾丘先生对曰:“惟闻大王来游,所以为劳大王。望得寿于大王,望得富于大王,望得贵于大王。”王曰:“天杀生有时,非寡人所得与也,无以寿先生;仓廪虽实,以备灾害,无以富先生;大官无缺,小官卑贱,无以贵先生。”
闾丘先生对曰:“此非人臣所敢望也。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平其法度,如是臣可少得以寿焉;春秋冬夏振之以时,无烦扰百姓,如是臣可少得以富焉;愿大王出令,令少者敬长,长者敬老,如是臣可少得以贵焉。今大王幸赐臣田不租,然则仓廪则虚也;赐臣无徭役,然则官府无使焉。此固非人臣之所敢望也。”齐王曰:“善。愿请先生为相。”
(选自《说苑?善说》)
【注释】
①闾丘,复姓,闾丘先生是齐国大夫闾丘婴的后裔。
②不租:不缴纳租税。
比较下列句中带括号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1)望得贵(于)大王。(2)齐宣王猎(于)社山。(3)选良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4)父老(以为)少耶。
⑴句和⑵句相同;⑶句和⑷句相同;
⑴句和⑵句不同;⑶句和⑷句相同;
⑴句和⑵句不同;⑶句和⑷句不同;
⑴句和⑵句相同;⑶句和⑷句不同;
14、齐宣王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不拜。王曰:“父老以为少耶?”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闾丘先生又不拜。王曰:“拜者去,不拜者前。”曰:“寡人今日来观,父老幸而劳之,故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先生独不拜。寡人自以为少,故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先生又独不拜。寡人得无有过乎?”
闾丘先生对曰:“惟闻大王来游,所以为劳大王。望得寿于大王,望得富于大王,望得贵于大王。”王曰:“天杀生有时,非寡人所得与也,无以寿先生;仓廪虽实,以备灾害,无以富先生;大官无缺,小官卑贱,无以贵先生。”
闾丘先生对曰:“此非人臣所敢望也。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平其法度,如是臣可少得以寿焉;春秋冬夏振之以时,无烦扰百姓,如是臣可少得以富焉;愿大王出令,令少者敬长,长者敬老,如是臣可少得以贵焉。今大王幸赐臣田不租,然则仓廪则虚也;赐臣无徭役,然则官府无使焉。此固非人臣之所敢望也。”齐王曰:“善。愿请先生为相。”
(选自《说苑?善说》)
【注释】
①闾丘,复姓,闾丘先生是齐国大夫闾丘婴的后裔。
②不租:不缴纳租税。
“父老幸而劳之”中的“之”指代内容是:( D )
无徭役
闾丘先生
赐父老田
齐宣王
15、下列短语属于不同类型的一项是:( D )
三味书屋
百草园
美女蛇
人声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