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各位报考2018年成人高考高起点的考生准备了精选复习题,大家可以做题后参考题后的答案来巩固知识点。
第1题单选 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 )
A.桀
B.汤
C.纣
D.厉王
答案:C
第2题单选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 )
A.西汉
B.隋朝
C.北宋
D.明朝
答案:B
第3题单选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B.沈括
C.徐光启
D.宋应星
答案:D
第4题单选 《资政新篇》的作者是( )
A.杨秀清
B.洪秀全
C.洪仁开
D.石达开
答案:C
第5题单选 近代民族资本家陈启沅创办的企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开平矿务局
C.天津机器局
D.继昌隆缫丝厂
答案:D
第6题单选 1905年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报是( )
A.《民报》
B.《中外纪闻》
C.《苏报》
D.《时务报》
答案:A
第7题单选 在新文化运动中,率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刊物是( )
A.《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B.《青年杂志》
C.《每周评论》
D.《湘江评论》
答案:B
第8题单选 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地点是( )
A.北京
B.广州
C.上海
D.长沙
答案:C
第9题单选 1947年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 )
A.陕北
B.中原
C.山东
D.东北
答案:B
第10题单选 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1955年万隆会议上
B.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
C.1954年访问印度时
D.1972年与美国总统会谈时
答案:C
第11题单选 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 )
A.过渡时期总路线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共八大决议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答案:A
第12题单选 油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马丁·路德
答案:B
第13题单选 18世纪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机器是( )
A.珍妮纺纱机
B.水力纺纱机
C.飞梭
D.骡机
答案:A
第14题单选 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派专政被颠覆的事件史称( )
A.七月革命
B.热月政变
C.二月革命
D.雾月政变
答案:B
第15题单选 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是( )
A.杰斐逊
B.华盛顿
C.林肯
D.罗斯福
答案:A
第16题单选 17世纪末18世纪初推行西化改革的俄国沙皇是( )
A.亚历山大二世
B.叶卡捷琳娜二世
C.彼得一世
D.尼古拉二世
答案:C
第17题单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早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的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西班牙
D.意大利
答案:D
第18题单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国际会议是( )
A.德黑兰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渡茨坦会议
D.开罗会议
答案:A
第19题单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斗争彻底摆脱荷兰殖民统治的国家是( )
A.越南
B.印度
C.缅甸
D.印度尼西亚
答案:D
第20题单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美国的扶植
B.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C.积极引进新技术
D.凭借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答案:D
第21题简答列举宋元时期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成就。(10分)
答案: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罗盘针用于航海,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火器制造技术提高,沈括写成《梦溪笔谈》,郭守敬编成《授时历》。
第22题简答 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6分)
答案:
(1)新中国的国家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2)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3)规定r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第23题简答简述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及其主要表现。(8分)
答案:
(I)目的:企图“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2)表现:实施杜鲁门主义,推行马歇尔计划,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第24题简答阅读以下材料: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之后,刖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吾人睹此情形……知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加以……议和之赔款(本息折合)九万万两而后,则清延之威信已扫地无余,而人民之生计从此日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
摘自孙中山《建国方略》
注:“初次之失败”和“庚子失败”分别指1895年广州起义和1900年惠州起义。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文中提到的两次起义是由下列哪一个组织领导的?请将答案前的字母写在题后括号内。(2分)
A.华兴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
(2)“议和之赔款九万万两”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之后签订的?(4分)
(3)“庚子失败”前后,舆论对革命派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何在?(5分)
答案:答案要点
(1)B(2)《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态度:从反对转向同情和支持。
原因:民众逐渐觉醒,清政府威信扫地,人民负担加重,民族危机加深。